南畫廊參加一年一度的台北藝術博覽會,時間是2015年10月30日到11月2日止,敬請拭目以待。
參展藝術家林復南(1941- )、曾英棟(1953- )、張泉豐(1965- )橫跨台灣美術40s、50s、60s三世代,從抽象表現到新寫實畫風,呈現三十年間本土藝術的發展脈絡。2015台北藝博會專文:
時間。自然。文明-----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記憶所繫之處
文/曾長生(Pedro Tseng Ph. D.)
法蘭西不僅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原型,她也是現代文化歷史的的啟蒙之地,正如同猶太人是「記憶之民」,法蘭西人是「記憶之族」。二十世紀後半,當法國古典民族史敘事在知識挑戰與歷史變遷中逐漸解體之際,身為猶太裔法國人的當代史學大家皮爾。諾瑞(Pierre Nora),開始尋找重建法蘭西民族史與共同體的精神原則。他在多元民間記憶之中搜尋體現民族集體記憶的場域,如空間、制度、風景、音樂、藝術、節慶等,探索其相互關連,並試圖經由這些關連性將「法蘭西」再現為一個象徵性的統一體系。
諾瑞試圖連結歷史與記憶的新作:《記憶所繫之處》,就是這場偉大知識與公民行動的成果。作為一部後民族主義的史學傑作,《記憶所繫之處》(lieux de memoire)無疑也可為缺乏理論意識的臺灣文化界帶來衝擊與啟示。同樣地,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藝術家所處時代的個人記憶;作品裡隱藏著許多感動人的故事,發掘出這些封存者埋下的意義,呈現出台灣多元文化的價值。 一、 林復南: 抽象超現實的時間記憶
回顧林復南「2006時間之河」個展,國美館館長黃才郎曾說:「林復南從自然得到領悟,他面對時間與自然的流逝,思考著要如何將之轉化為繪畫。我很喜歡他畫花的作品,尤其花瓣非常生動,彷彿有時間流動的視覺意象。感覺上林復南天生的就能把自然節氣帶入,即使使用現代手法組織畫面,呈現的仍是逢時綻放的花,讓人分享其散發出來的芬芳。」
「2007返鄉」個展,藝評家謝東山也說:「此系列繪畫包含著空間、時間、圖像,當三者被連結在一起,並以抽象形式展現出來時,林復南的圖像便有了詩的想像性。」「2010線在抽象」個展前夕,林復南說:「我的新作,是兩條線一起走,很美麗的線,因為環境不同、光線不同,變化很多,我要畫出滾動的下一秒。」下一秒,充滿未知,卻是宇宙間必然的前進。「進展中」是一個時間分割下的片段,他捕捉了那個美的瞬間。然後才進行「線在抽象」創作,他不眠不休的穿線、打結、上色,依循工作計畫逐步完成。
月亮、樹木、海洋、花朵…來自他的記憶,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在自然情景中,每個片段都是一個連結到永恆的洞口。2010年林復南對時間的看法,不再只是惶恐與好奇,而是即時掌握與運用。時間之河的漂流一直延續,就像林復南所說的:人生最後階段的衝刺,沒有無病呻吟的權利,能夠繼續創作是很幸福的事,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其藝術生命已融入創作中而留下某種記憶的圖騰。
二、 張泉豐: 帶環保意識的鄉土記憶
心靈和世界被重新組合在一起,至少在內心裡,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裂痕被嘗試彌合。如果以存在主義的理解方式看台灣新世代的超寫實作品,當可理解張泉豐帶環保意識的鄉土記憶。
陽光喚醒土地,記憶溫暖未來。稻田、樹林、黃土地,在張泉豐眼中顯出另一種生命的輝煌。即便他有著一副粗獷的體格,站在波斯菊怒放的鄉間之風中,他的呼吸,甚至蒙上花的粉末,或許是如此遊在其中,才精準又自由的完成不同以往的農村風景畫。張泉豐的近期創作是想要找出他記憶中的創作因子與當代的關係。鄉村都市化背後對環境的省思,是來自農家如張泉豐這樣一位畫家創作思考的課題,這也顯示台灣農村風景畫在人工到機器的變遷中,所可能衍生的新風格內涵。
「火焰山的相思樹」、「靜靜的山丘」與「茄苳樹」是張泉豐2015年最新油畫作品。觀者可以發現畫家新創作風格,細緻的彰顯了來自土地的力量。從微觀與宏觀的角度觀賞,它延續了前輩畫家對綠色的歌頌,也開拓了60世代畫家寫實技法的新視野。台灣風景畫創作,從記錄性質到探索,初看猶如鏡頭遠近的轉換,其實已不只於此,隨著每一世代畫家的接續,台灣風景畫的繪畫風格,已經悄悄由自然寫實到印象主義,再到新寫實,並融入更理性的觀察。台灣畫家花了將近一世紀,才在風景畫的題材上找到充分的自信與共鳴。
三、曾英棟: 跨越時空的文明記憶
曾英棟常年奔走海峽兩岸參與藝術創作、展覽,他笑稱自己是遊牧民族,憑藉不斷走在路上思考、接觸新事物,讓他的藝術作品更有活力。綜觀曾英棟所要挑戰的創作議題,是物質化、符號化,為心為形所制約與酣制的困境,而誠摯的築夢過程中,讓靈魂在歡粵語悲愴中找到「人性」。
<通天寶>新系列作品的議題是「金錢」和「愛」,他自述稱,這是他最近三年來的領悟,「錢是有形世界最大的能量,愛是無形世界最寶貴的資產」。造幣者猶如夢想家,實現人與人的交流溝通,創造欲望的滿足,影響人類的社會,是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通天寶」為錢幣樣式,古時天為圓、地為方,方孔中的QR code,是結合了現代科技的二維碼:即為人之心。三者之間的溝通,連結天地萬物的能量。錢以不同時間的元素,造成穿越,具有跨越時間、空間的能量,人們利用轉化成多元物質的媒介,而達到現實與夢想的兩者存有。
三十多年的創作歷程,曾英棟自詡是「飄遙遊俠」,在多變的世界穿越遊走台灣、大陸等地,以其特殊的方式描繪生命的軌跡,體現他自身特有的生存美學。以其最近作品「台灣起飛」來說,他運用多媒材創作,表達台灣島嶼有如蝴蝶般的兌變,在該作品中展現蝴蝶的翅膀、海洋的紋路,在鏤空中更以蝙蝠、魚類等表現台灣的幸福與活力,中間又以電路板代表台灣科技產業的蓬勃,象徵台灣社會的繁榮幸福。
四、小結
南畫廊此次(2015)博覽會邀請不同世代的代表性藝術家,展出「時間。自然。文明----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記憶所繫之處」主題展,即企圖透過每一位展出藝術家不同的視角與思考、表現方式,讓觀者有機會以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與反思吾等生活週遭人事物現象的流變,此多元視角正透露了台灣藝術發展「從現代到後現代的第三種閱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