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台中美術地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2017
1924年冬天,張炳南出世在臺中豐原大湳村一位木工師傅家裡。從小跟著父親做木工,可是那雙手好像注定要畫畫。他半工半讀掙脫小木匠的命運,成為省展畫家,並在臺中度過91年豐富人生。回顧大半輩子的創作,張炳南多以家人生活及臺中附近名勝古蹟為中心,彩繪風俗民情,留下1947到2013年間的鄉土之美——那就像人們望著大甲溪流水,佇足沉思。
大甲溪是臺灣第三大河流,全長124公里,流經臺中的和平鄉、東勢鄉、新社鄉、石岡鄉、豐原市、后里鄉、神岡鄉、外埔鄉、大甲鄉……等。這些地方,剛好是張炳南生活、教育、創作的鄉間。很幸運地,1961年間留日前輩李石樵時常到梨山一帶寫生,附近喜愛畫畫的年輕人,也跟著一起前往,後來這些初學畫者聚集成為「豐原班美術群」,班長就是張炳南。隨後幾年,張炳南擔任美術老師時,興沖沖和學生冒險踏入的寫生地,也是沿著大甲溪一步步前進。
張炳南祖父務農,小時候則是跟著從事細木作的父親,學習木作手藝,並看著他畫木作草稿。1931年張炳南進入臺中縣豐原公學校就讀,最愛畫圖、寫字課程,還偷偷景仰隔壁班老師——畫家楊啟東。少年時期的張炳南,總要到學校修理課桌椅,賺取微薄收入補貼家用,不過這位天資聰穎的小男孩,卻對繪畫產生興趣。1945年,日本戰敗,他意外從一位即將離臺的日籍老師手上,接獲一套油畫器材,從此和繪畫結上不解之緣。
張炳南的創作生涯開始於豐原西安街42號的老家,他發揮木工技能自製畫具,用太太的口紅當色料,塗抹起來。那時期,他因結婚的緣故由豐原國小級任老師,轉調到豐原瑞穗國小,這才認識繪畫上的啟蒙老師也是後來的校長葉火城。兩年後正當24歲,張炳南以《薰園》入選第三屆省展。
張炳南的畫風,多受臺灣前輩畫家李石樵影響,這位由葉火城引介的帝展畫家,擅長外光派,也就是日本從印象派發展出來的畫風。李石樵對他說:「藝術是一場真刀實槍的輸贏……繪畫不只是求畫面的完美,而要有深刻的意義與文化內容。」因此,張炳南總是以臺中在地風情為題材,算是脫離了前輩畫家繪畫上的沙龍性格。他畫畫時,運用了足以描述農村生活的寫實風格,或也融入印象派、野獸派、超現實、以及抽象主義等新的嘗試。他主張:「從心所欲不踰矩;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這一群20年代出生的畫者,大都遭受過無情的戰爭,當他們成年時,慶幸戰爭結束,有許多人當上老師,一邊作育英才,閒暇時專心繪畫,參加官辦美術展,期盼出人頭地。1964年張炳南來到臺中新民高職,認識後來成為畫友的同事張耀熙,兩人一起創立商業美術部,當年的學生後來聚集成立「薰風美術研究會」,延續了豐原班的繪畫精神。張炳南這位拿畫筆的老師,一邊參加繪畫擂臺賽,一邊灌溉下一代,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係。在臺灣美術歷史上,張炳南後來成為省展型中堅畫家,總計在臺中出生、成長、從事美術活動這不像政權有一個共通點是幾十年間,剛好跨越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來臺的文化轉變,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裡看到不同時代氛圍的交替。
回想1963年,張炳南剛好40歲,終於在臺中市臺灣大道市府路口的臺中市第一信用合作社三樓舉行生平第一次個展,展出70件油畫,內容就是臺中地區的風景與生活。作品《昔日臺中戲院前街景》以及《昔日臺中一市場街景》的街頭景象,洋溢著日治時期浪漫的風韻。第二次個展已經是十年後的1973年,地點在五權南路100號的臺中圖書館中興畫廊,一百件展品中,看得出新增立體切割的創作手法,以及漸漸走向孤寂、人道關懷的主題。
1974年,張炳南已經當老師足足有30年,他想要更積極投入繪畫,於是離開豐原的「南薰畫室」,來到臺中市進化路431號設立「臺中畫室」,這裡距離教書的學校只有一公里遠。也許是小木匠的呼喚,1979年他畫了《豐原貯木場》池中的巨木以及工人,已經不復存在,那是一個時代的尾聲。1985年他在獲得優良美術教師各種獎項之後,決定離開教育界,退休。十年後1994年,張炳南終於完成另一個夢想:親自在同一條街的進化大樓設立個人美術館迄今。
日治時期,高校尋常科是教育社會菁英的學校,圖畫課內容集中在「美的認識」和「創造精神」。對美的認識,美術老師?月桃甫強調「觀照」的重要性,他說︰「客觀物的認識,與畫家對美的認識一致的點,就是觀照;以觀照製作出來的就是畫。」有臺灣前輩畫家搖籃之稱的臺北師範學校,日籍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則偏向現場寫生。觀照和寫生,成為日本文展以來在臺灣普遍存在的繪畫習慣。
美麗的大甲溪流域,是臺中知名藝術家的誕生地,她孕育了廖繼春、廖德政、楊啟東……等前輩畫家,也養成葉火城、張炳南、劉國東等在美術教育界的貢獻。我們可以在歷史上找出大甲溪流經的地方,一一成為畫家鍾愛的寫生處所。1930年代,李石樵和葉火城翻山越嶺前往卓蘭附近寫生,這個行動真是讓人心動,張炳南也加入這個行列,實地描寫山嶺、溫泉與溪谷吊橋。
當年豐原班美術群,大都在豐原區三民路46號的豐原客運車站集合、搭車,再轉往東勢、卓蘭、谷關、梨山中橫公路等地。那時候交通不便利,冬季裡他們穿著大衣,背著畫具,向目的地挺進的雄心壯志任誰也攔阻不了。
有一天,這群人來到大甲溪葫蘆墩圳引水口,心中充滿悸動的呼喊:「大山,我來了。」他們面對著山的豔麗與雄偉,畫了一整天。後來我們從張炳南以大甲溪為背景、寫生地點在老家的《瓜棚下》以及《谷關》中發現,充滿土地意識與情感的臺灣風景畫,就在晨曦和暮色壟罩的熱情中完成了。
終究,張炳南一輩子從事繪畫與教書,他的作品交織著人文歷史以及蒼茫中欲言又止的人性關懷。例如《懷念的日子》有番薯收成時的喜悅,《望月圓》有白色恐怖的憂愁,這些畫作出品於全國美展、中部美展、臺陽美展,或東南畫會、葫蘆墩畫會等展覽會,他努力畫出風俗民情、大地風景、歷史建築、以及市井小民的生活群像。凝視《臺中公園》、以豐原廟東夜市慈濟宮大拜拜為主題的《豐原大拜拜》,甚至是《大肚磺溪書院》、陽明街36號的《豐原貯木場》等不復存在的歷史景色,彷彿李石樵老師仍在耳邊叮嚀:炳南的人生猶如一幅幅畫的競賽,不斷向完美前進。他的故事,就是不斷繪畫要有深刻的意義和文化內容。
2016年,畫家離開他鍾愛的世界兩年,回顧其1947至2013年的作品呈現:人生猶如一幅幅畫的競賽,不斷向完美前進。張炳南的故事,就是探索臺中、彩繪鄉土風俗的過程。掛在臺中北區進化路上的張炳南個人美術館主牆面的《秋割》,呼應了他為農村生活所鋪陳的創作內涵。這些作品,承載20世紀下半葉發生在臺中的環境經驗和歷史記憶。看著看著,彷彿一陣大甲溪的薰風自南方吹來,那麼溫馨,如媽媽的聲音催促你為理想前進,絕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