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在前輩畫家年表上看見入選"台展"或是"府展"的紀載,這兩個展是收藏家在美術史上尋求藝術家早期活動紀錄的標竿,入選者大多在當今繪畫市場上被稱為:前輩畫家。
學術性的紀載是:
日治時期最重要的官方展覽會為十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最初十年(1927-1936),由半官方的台灣教育會掛名主辦,簡稱台展。1937年由於中日戰爭爆發而停辦一年,後正式改由總督府文教局主辦,共六回(1938-1943),簡稱府展以資區別。事實上,台府展制度的樣本為日本東京自1907年起創設的文展(文部省美術展覽會),此乃政府主辦或監督贊助的常設展覽組織,其風格走向為東京美術學校所標舉的學院派畫風。
1927到1943短短的十六年,在戰後美術接續發展直到現在2017年底的七十多年間,成為近現代美術研究的起點,也是台灣畫開枝散葉的"樹頭"。它穩穩地站在美術歷史厚實的土地上,許多藝術家與作品,具有"出土"的意味。因為一些沉默的藝術家與作品,未曾被研究討論與欣賞。
張炳堂和他的作品"武廟",是其中之一。這件作品彷彿由移動中的照後鏡看出去,除了紅藍色的對比,讓我們看見不斷演進的歷史,雖然一時看不見全貌,卻可以領略它的氣勢磅礡。
張炳堂1942年入選府展,另一件作品"淡水紅樓",使野獸派在台灣,除了廖繼春,還有豐富的延續。
張炳堂, 武廟, 2010, 油畫20F
張炳堂, 淡水紅樓, 油畫3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