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才聯絡到王文平,這同時一家拍賣公司來電想要確認許自貴的作品攝影效果如何。就忙著這兩位和少數幾位50歲出頭的藝術家,他們三十年前曾經在台灣畫壇叱吒風雲,實現1940s和更早以前畫家未竟之夢:叛逆。
1987年解嚴,王文平27歲,許自貴31歲。再沒有更恰當的年紀如他們,凝聚足夠的在地能量,加上大學畢業隨即負笈紐約深造的視野。那是台灣第一次由本土學子透過非日本系統接觸西洋美術訓練的表現,在藝術形式上多麼不同。
王文平坐在我的辦公室白色沙發上,全身黑衣,帶著黑色女性化的遮陽帽沒有摘下來,滿臉長長的落腮鬍也是黑色。黑白對比如此強烈。難以辨識是豐富還是蒼白。他說話緩慢讓我感覺吃力,越是如此越是和伶牙俐齒的藝術工作者有了明顯的區別。我想起雕塑家陳夏雨曾經望著我張口無言,那是他太專注於思考而忘記外面的世界,更不知如何溝通。王提起Flux,這個新的藝術形式,我們在google上瀏覽作品。
王文平1982年的〈秩序出發〉,33年前的作品,受麥克魯漢影響,想探索不同場域間的流變移轉。他曾經花很多時間完成細膩的寫實作品,換取生活與創作。我想起他有一幅淡水風景畫,有著一大片迷濛光影的水域,和前輩的作品是那麼不同而動人。
1950到1960世代有哪些藝術家曾經驚鴻一瞥,卻又隱匿在喧嘩紊亂的市場?那些綻放在轉折路上的初始之力,多麼純真自然又帶著勇猛。相信他們已在歷史留下美麗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