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英澤
畫家
十九世紀印象派畫家搭乘火車四處旅行、寫生,擴大了繪畫題材和視野。一百多年後,火車已不再是旅行交通工具的唯一選擇,雖然速度比不上飛機、高鐵,機動性也不如汽車,但是在樂活、慢活的風潮下,輕搖慢晃節奏的火車旅行卻又漸為被快節奏生活所壓迫的人們歡迎。
乘著慢半拍的普通車進行中途下車的小站深度之旅,讓我們可以更了解當地的人文和歷史淵源,加深對土地的情感連結。 我1965年生於台北市大稻埕,從小就喜歡畫畫和吵著要阿公帶我去台北後車站看火車。
1989年台北市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便持續進行用繪畫語彙述說台灣的生活故事。
記得唸國中的慘綠少年時代,每天清早背負沉重的書包上學,途中經過延吉街的縱貫線平交道,必須要趕在一班開往蘇澳的平快車經過前通過,不然必定遲到被糾察隊登記。每當警鈴響起被柵欄攔下,看著疾駛而過的平快車,跳上列車逃離現實的強烈渴望便油然而生,疾駛的火車便成了逃離現實通往幸福的象徵。
這幾年我喜歡以火車旅行來進行台灣人文景觀和台灣風景的深度觀察和記錄做為油畫創作的題材,透過劇場式的舞台畫面呈現一幕幕心中想望的桃花源。
2009年5月,我穿越幼坑古道來到平溪線鐵道的魚腹鐵橋拍攝蒸汽觀光火車通過的畫面。火車沿著基隆河谷蜿蜒而來,高聳巨大的蒸汽煤煙和汽笛瀰漫迴盪於晨光斜射的山谷間。一旁古道竄出兩隻黑狗,令人不禁遙想當年人們為了逐祿採黑金(煤礦)而修築了平溪線鐵道,礦業枯竭沒落多年後,又再度因觀光而復活,忽然兩隻黑狗幻化成梅花鹿奔馳山林間,形成一幅歷史影像疊影的魔幻畫面,預告未來梅花鹿群將再次重現。
返回畫室後,審視、綜合整理現場拍攝的照片,決定在後現代的當代觀點下,擷取寫實、印象、超現實的趣味,融合成心中的奇幻造景。運用雲影飄動的漸層光影暗示時光的流逝,在風景中看火車疾駛而過,形塑時空交會的臨場感。使用大量的亮灰綠色調營造空間景深,讓奔跑的梅花鹿象徵失而復得的珍寶。經歷艱辛的繪製過程,總算完成這幅80號油畫作品「逐鹿山林」。
2011年8月16日~28日我將在台北市東區南畫廊發表火車旅行油畫創作系列,大多是30號以上的大幅作品。內容除了平溪、內灣、集集三條支線外,還有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和彰化溪湖糖廠觀光小火車、台南烏樹林糖廠的甜蜜五分車、宜蘭線奔馳的太魯閣號、台北捷運列車……等,內容多樣豐富,色彩調和清新,歡迎喜愛火車旅遊和油畫藝術的朋友前往南畫廊欣賞,讓我有繼續創作火車旅行系列油畫作品的動力。
《賴英澤個展——火車來了離情依依》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28日南畫廊展出
台灣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