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殷因
又見劉得浪,以及他的百號巨作,他是有備而來的,一如1995年以多年傑作首度舉行個展:「看山」,發表100號和50號等十多件台灣百嶽的風景巨作,氣勢磅礡,作品多數被收藏。
劉得浪1958年生於新竹芎林,新竹師專美術科畢業,他的繪畫風格主要來自西洋古典主義,勤奮自學,跨越台灣的學院美育。1975年十八歲獲學生美展大專西畫組優選,畢業後連續多次獲全省美展與省公教美展優選。1992年起,開始在南畫廊舉辦的「淡水」、「靜物」、「台灣人物」、「台灣農村」等專題展中嶄露頭角,直到1995年9月才正式發表個展,終於大獲好評。
事實上他的繪畫風格幾經變化,創作習慣多來自親身體驗與思考後的個人觀點,而不只是技巧上的客觀表現。早年作品,傾向高彩度的運用,並以詭譎的氣氛象徵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後來,花五年時間攀登台灣百嶽,才完成10多件山的主題巨作,從此走上細膩的寫實風格。1995年以後,他聚焦在故鄉景色描寫,以及龜山島海域的觀察。故鄉是抒情的,龜山島海域則延續山的主題,以融入風景中的動物隱喻內心情緒,使畫面充滿戲劇性的張力。例如山景中,詭異的獸骨、烏鴉、巨石,以及近作海景中的犬嗥、貓凝視…,這些作品是「提取現實所有的精華、與想像」的結果。
《嗥》畫出一群土狗對天狂吠的景象。1950 年代中後期出生的畫家,直到30 歲才享有解嚴的自由,成年以前經歷的壓抑,在1987 年以後逐一顯露出來。這個世代的畫者,終於在創作上出現抗議、批判的特色,而不像年長的畫家傾向沉默,以甜美的風格粉飾太平;也不像更年輕的畫者成長於自由時空,而失去奔向自由的張力。台語call 狗雷,意味著狗處在不穩定的情緒中,往往會對天狂吠,尤其在夜間往往引起人們不祥的聯想。穿過陰鬱的海面,遠方龜山島與天上烏雲,似乎也正進行著另一場詭譎的交戰。
完成《晨光》之前,每一天清晨劉得浪經過這條田中小路時,都被晨光撒在大地的美景所感動。新竹芎林這個純樸鄉鎮,綿延到山腳下的稻田,逐年改為建地,新一代年輕人到外地求學以後,多數選擇返鄉到竹科上班。返鄉潮的居住問題,使農地變成建地,劉得浪筆下的田地也一去不復返。《晨光》畫中的小人物,走在泥土路上,手持釣竿,準備到前方頭前溪釣漁,溪水隱入遠方煙霧瀰漫的晨曦中,那片猶如仙境的田園,數千年來聳立的山脈與潺潺流水,似乎從未改變。由前景延伸到中景的稻田,被路徑從中分為兩半,朝日將樹影拉長,維持生生不息的韻律感。畫面左下角一隻飛翔的白鷺鷥,正要越過大地,時間在展翅間飛逝。
1995年到2010年間,劉得浪自學校退休後,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創作,他再拼百號創作的熱情和年輕時無異,卻多了人生歷練。這些百號作品,歷經十多年琢磨,這一、兩年才落款,可見他的嚴謹。百號新作,還沒有發表的計畫,劉得浪認為,完成一件作品的態度比發表還重要。南畫廊在2010年夏天拜訪劉得浪畫室以後,已為這些作品留下研究的紀錄。
台灣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