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孅子
林復南的新作,用實體棉線,取代筆畫的線條,多了凸出的立體感,以及線條受光後映在畫布的陰影,虛實並進,探索的線,是人生的足跡。
看到新作的好友多驚呼:「你又變了。」似乎一時看不到林復南創作的本質在:時間和空間。時間是瞬間的集合,希臘哲人 Zeno這麼認為,科學家看時間和空間,則是受環境條件約制測量所得的一個結果。林復南少年時就感到,人的一生時間有限,想像的空間無限。
探索的線,是人生的足跡
林復南1941年生於台南市天公廟旁的林家老厝,少年時在廳堂寫書法,抬頭望著三百年來歷代祖宗的牌位,發現人生滄海一粟,更糟的是人一生下來就開始邁向死亡。他的思想跨越同齡,十多歲接觸世界名著,立志成為畫家,那時就已經對人世間的時間感到既恐慌又好奇。
1960年代林復南幾次發表個展,早期1963年《夜幕》展現黑夜要來之前最後一刻的美感,石碑上的象形文字代表歲月的痕跡,他用兩塊石碑來呈現生命的軌跡與空間的距離,無意間透露了壓抑、疏離的孤獨感。這件作品後來入選國立歷史博物館徵選巴黎國際青年雙年展,出國展出,到了1968年,發表硬邊藝術(Hard Edge)個展,《晚霞》是那個時期的作品,1969年參展西班牙國際美展。到了70年代,林復南轉為感性抽象,他藉自然界春夏秋冬的變化,傳遞時間循序漸進不可能逆轉的定律。
1982年,林復南與一群現代畫畫友在台北成立現代畫學會,並發表作品,這時他已經悄悄以貼膠帶的手法在畫面上加入理性成分,也就是降低主觀情緒,走入更客觀探討的階段。他在1981年結婚,告別單身,埋藏「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心境,此時他已經邁入四十歲,生活突然忙碌起來,這個轉折的人生經驗,逐漸反映在他的作品裡。
林復南近年有幾次個展:2006時間之河、2007返鄉、2008一朵雲、2010線在抽象。這些代表1980年代以後發展的新風格,一樣以「時間和空間」為主軸,逐漸集結出感性加理性的個人面貌——圓的元素、線的足跡、光的無限空間。綜觀2006年到2010年四次個展,猶如被分割的時間單位,終於串起來林復南藝術創作的風貌。
線條成為指向無限空間的門路
林復南用布袋針,一針針在畫布上縫連,他醞釀多時的圖像,先一一畫成鉛筆草稿和一批著重線性的畫筆壓克力油畫。「線在抽象」最初的想法是,把實體線加入抽象畫裡,製造副線在不同環境下,因受光性不同而產生的不定性。有一天,他把完成的作品放到窗台上,一看十分驚訝,沒想到窗外光線的後投射,映出畫布上的洞,每個洞都是一個亮點、一個無限空間的想像之始。他驚訝布袋針穿過畫布,竟同時穿出一個透光的洞,使線條成為指向無限空間的門路。
仔細探討,林復南「線在抽象」,不同於義大利空間主義者封答那(Lucio Fontana)在1949年切開畫布那一刀,所表現三度空間的意念。他源自「線」的想法,無意間發現「光」的大空間,同時完成時間與空間的視覺感受與遐想,他的藝術在表現人生:時間的有限、空間的無限。這部份,與封答那講求「自由的繪畫脫離框架,雕塑去除玻璃罩,表達藝術氛圍至最後一分鐘,或持續至千年進入永恆」的意念不謀而合。
洞見《月》《木》《海》《花》
2008年林復南發表「一朵雲」個展,以無數個代表水分子的小圓圈,凝結為一塊飛翔的雲。那看得見摸不到的雲,兼具虛實印象,在無垠的空中自由分散與凝聚,一如人生聚散無常。一朵雲,由「圓」的元素構成,帶著行進的動態,連結了每一個時間單位。
2010年「線在抽象」《月》《木》《海》《花》…以自然界的元素,延續虛實並進的探索之路。不只一次,林復南在動手進行穿線作品系列之前說:「我的新作,是兩條線一起走,很美麗的線,因為環境不同光線不同,變化很多,我要畫出滾動的下一秒。」那下一秒,讓人想起賈柯梅蒂《行走的男人》的下一步,充滿未知,卻是宇宙間必然的前進。
不過,林復南對他的新作,則是早有定見。那些先在他腦中完成的作品,在過去兩年中,逐一畫出來:先有一批用壓克力顏料畫在法國Arches 版畫紙上的作品,他延續「圓」的滾動力,也讓線條在畫布上沒頭沒尾的行進,「進展中」是一個時間分割下的片段,他捕捉了那個美的瞬間。然後才進行「線在抽象」創作,他不眠不休的穿線、打節、上色,依循工作計畫逐步完成。
月亮、樹木、海洋、花朵…來自他的記憶,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在自然情景中,每個片段都是一個連結到永恆的洞口。2010年林復南對時間的看法,不再只是惶恐與好奇,而是即時掌握與運用。
2010年林復南在畫室工作
台灣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