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畫派快報2005/3/1】林復南,60年代活躍於台灣的現代畫家,2004年在新闢的畫室裡,完成一系列以時間為主軸的作品,如〈千年魚〉2005(圖左),延續〈夜幕〉1963(圖右)的精神,以時間作為創作的主題。
自60年代開始,林復南以抽象畫表現對大自然的愛,畫中融入時間的元素。充滿憂鬱性格的林復南,對時間的流逝,特別感傷,他發現,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人類無可避免走向死亡的恐懼,激發他對生命更大的珍惜,尤其生命的意義放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更加重它的厚度。
林復南1976年赴美前的個展,四連作「春夏秋冬」描繪四季的變化,展現他對大自然的觀察其實帶著相當的詩意。追溯〈夜幕〉裡的石碑,充滿歲月的痕跡,黯鬱的背景,反映60年代的社會氛圍,以及悲天憫人的主觀意識。
2005年最新完成的〈千年魚〉,呈現時間之河裡的「景象」。那神秘且無以窺視的時間之河,在他筆下以相當象徵性的一塊魚化石、水中浮動物,集合為一件象徵時間流動的視覺意象。
〈千年魚〉看起來猶如一塊琥珀,方寸間夾著一千年前活生生的昆蟲以及微生物,生命在裡面醞釀、消逝、昇華。漫長的時間,在這裡面凝固,微觀其變,彷彿看見一個宇宙的過去與未來;段落與連續。
現代畫在台灣,于1960年開始處於一個充滿活力的年代,年輕人相繼投入現代畫的創作,並且懷抱一名藝術家也是殉道者的悲壯情懷。林復南是裡面的中堅份子。
台灣畫派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