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月色戀人作品…
那名優雅的太太來訂了兩幅畫,總計110萬元,出門的時候,一直對南說謝謝,問著,「可不可以有空的時候就來『聽』藝術?」
這是她第二次來看畫展,第一次沒確訂,更早一次來的時候,畫廊沒有開,她記得:總要再來一次。因為朋友在這裡買了畫,不來那麼一趟,聊天的話題就兜不起來。
這次靜物畫展越來越多人來,接近尾聲了,人還一批批來,而且明顯女生比男生多,這一來,簡直可以認定,靜物畫是女性偏好的題材。這樣想著,證明了製作文宣品時的預測:用些軟調子。心底不禁有些欣慰。
畫廊裡一下子擠了些人,雖不至於客滿,總也比前一陣子多了人氣,有幾個人看完要再去福華沙龍,很巧的是另外幾人剛從那裡過來。她們逛畫廊,從敦化南路轉去仁愛路,東區同一商圈的畫廊,展著台灣畫家的作品,令人羨慕的秋日午後,在涼風中走向一家畫廊的愉悅心情,也曾經在1983年的春天發生。
那時逛紐約soho區的畫廊,精神十分亢奮,卻總要在路邊人行道上休息一下,或轉入小吃店買一杯咖啡。生產後的腰酸背痛,始終如影隨形,奇妙的是進了畫廊,就忘記酸痛。手拿著一張畫展簡介,走向另一家畫廊,又拿一張,回旅館時,包包已經一疊,心也滿滿一串現代畫的符號。在旅館的夜裡,讀著英文簡介,看著似懂非懂的現代藝術作品入睡,第二天清晨醒來,窗外紐約City的陽光真是燦爛。比較起來,台北在20年後仍趕不上那裡一小部份的榮景,想來真是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