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元以前叫李汶山,讀音似:你問山。他的風景畫作,也像是問過山、問過天空、樹林和烈日,什麼才是最美的?「熱才美。」他發現日光下閃閃發亮的物體最美,強壯的色彩是一種活力,每幅畫的印象都是:熱風景。
用「熱」形容風景,表示熱愛風景、也是畫出景色中的熱感,通常它都帶著熱烈的陽光。李太元喜歡畫風景,尤其是烈日當空的景色,他第一次在南畫廊舉行個展,林復南決定以熱戀風景為展名。
早期的台灣畫會,有「赤島社」、「台陽美協」,名稱中帶著熱太陽,意指台灣是熱出名的地方;可是第一次發現畫家完全用「熱」的角度描繪台灣風景:熱的溫度、亮的光線、強的色彩,它們在熊熊日光下,散發希望和活力,則是在1949年嘉義出生的李太元身上。
李太元的朋友稱他為「大笨蛋」,1989年他放棄松下電器優渥的工作去當藝術工作者,1994年又放棄大受歡迎的陶藝全心去畫畫,其實在他中學時期就已經注定將來要走繪畫的路了。原來健壯的他得了百日咳,休學期間畫起耶穌像,畫了上百幅,考大學時突然由甲組轉去考藝專美術科,油畫受楊三郎指導、素描是洪瑞麟、水彩是李澤藩,1972年他拿到全國大專水彩比賽第一名,當時稱為「山大王」的呂基正則在美工科任教,他的山景畫令李太元印象深刻。
剛脫下西裝時李太元沉澱了一兩年才讓心境完全轉向,並且重拾對土地的愛。1980年初他將可以買一棟房子的積蓄拿去獅頭山附近買一塊三甲地,將梯田種滿桂竹、楓樹、櫻花樹和桂花;而他在嘉義故鄉時最喜歡躺在杉池的木頭上看天空,看綠葉在夏日中熱得燒起來,烈日將他曬得全身黑紅;他覺得這是一種美。他靠這種來自土地的感覺去畫畫。
李太元對風景畫的取材,傾向是身旁令他感動的大自然,例如:雄偉的天空、健壯的樹林、優美的小鎮和教堂、風中的草、強光下的影子、尤其是烈日當空的自然景色所呈現的活力。他上山下水去寫生,有時候遇到危險,發現最美的風景背後,往往隱藏著危機。他體驗畫畫如人生,下坡容易上山難,有一次去嘉義鳳凰谷瀑布,藉著繩索花三十分鐘下去,上來卻費了四小時直到滿天繁星,他那麼衝動下去原來是為風景所惑。
李太元親臨風景地,透過寫生、攝影,最後在畫室完成他的熱風景畫。他用筆和刀同時進行,通常是由兩色以上堆疊出他所要的立體的色彩。他的寫生過程是一種田野生活,他擷取晴天的印象,捨棄陰天,也捨棄悲情的描述。他深知,只有在明亮的日光下才能產生世間最美的顏色;人生也是這樣。其實他的童年也歷經過白色恐怖,父親被以販毒罪名抓去,幸虧後來又被放了回來,這一來去之間,已經使他感受到生命的無常,他要以開朗健康的心去面對、去發現。
欣賞李太元個展作品…
畫遍台灣風景,李太元的感想是:人們對土地太粗暴。許多被破壞的生態看了令人怵目驚心,他筆下優美的景色,總是經過編排才呈現出理想。他眷顧的土地,在這次畫展終於回報他,以一幅幅令人感動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