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亂中的畫布淚痕
終於台灣美術發展已經邁入一百年了。
近幾年來,她這樣熱切被關注,雖然大都是源起於經濟起飛的幻影
;但是我們從不忽略她一步步辛苦走來的努力與辛酸,尤其在戰後持續動亂中
顯見的真情與嘆息。
這就是為什麼二二八與畫會時代要相提並論。
回想戰後那段頹廢──這是半世紀前的事;
畫家暗中尋找自我──這是白色恐怖時期的事;
直到台灣人堅決站起來──九○年代本土意識抬頭,從未有人完全
看清歷史的真相。儘管如此,我們猶可確信,沈默無言的年代在美術發展上
其實並不是一片空白。政治恐怖陰影中生存的台灣人,受二二八事件
、四六事件、白色恐怖影響,在戰後三十年間,各畫會的成立、發表
與消散,一一串連成台灣美術活動的主軸,政治陰影籠罩著本應自由
發揮的創作天地,持續到八○年末期才逐漸散去。
台灣美術看二二八事件,由悲情、重燃希望,再重回人類與生俱來的
親情,終究是期待殘酷的歷史記憶理應轉換成堅定愛情的力量;這個
轉捩點,落在六、七○年間的畫會時代。
畫家蘇新田以長時間蒐集戰後自1945到1975年間台灣各
畫會的活動,等於掀開一塊蒙蔽久矣的白紗,使我們看清部分歷史的真面目,也
就是「東方」、「五月」掩蓋下其他畫會起落間的畫布淚痕。
一群群單純、善良台灣囝仔在畫會時代的命運,是牆角邊努力圖生存的
小草嗎?我們特別邀集師大早年五月、今日、年代,畫外四畫會創始
人郭東榮、王鍊登、姚廣章與蘇新田面對面深度對談當年情境;蘇新田提出戰將
史觀說:「只有戰將,
才知道他昨晚想的那件事。」可見歷史資料來源的重要性。
本期「二二八與畫會時代」由蘇新田主筆,文章間穿插多份翔實
的美術發展圖表,對於有興趣於研究台灣繪畫美術發展過程的朋友,
具有相當深入的參考價值;但願藉由本期揭開歷史真面目:二二八與
畫會時代專輯的發行,可以喚起更多關心本土美術真誠的聲音,使台灣畫開出美
麗的花朵。
編集
人 黃于玲一九九五、元、十六
進入藝術書店 台灣畫專輯
摘自台灣畫第15輯